IM新闻
金融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近年来,金融始终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培育新动能,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围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性行业。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应积极创新思维方式,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融资方式看,坚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手抓”。在发挥银行业主力军作用、加大对制造业信贷投放的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制造业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从服务对象看,同步支持先进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金融支持,尤其是要大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方面的融资需求,提高对具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强的“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力度。从支持措施看,既要加大产品创新又要用好原有产品。深度应用金融科技,克服企业信用数据较少等不足,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着力提高中小制造业企业的首贷比例;破除对抵押担保的迷信,开发更多新的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地满足制造业企业需求。推动金融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制造业,根本还在于解决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还要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加快困难企业重组,培育形成一批优质制造业企业。【详情】
综合金融是指在符合金融监管要求前提下,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银行、保险、证券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模式。近年来,伴随我国金融产品的创新性突破,金融机构间的经营壁垒逐渐被打破,金融市场业务亦开始形成广维度运营、多行业联动、跨市场关联的综合化运营特征。国网英大集团金融研究所吴洁认为,这种综合运营的方式通过多元化供给拓展了金融机构的服务领域,有力应对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助力经济稳增长。金融服务综合运营持续深化要求金融机构在综合金融模式选择上取得新进展,科技赋能综合运营取得新突破,统筹协调和组织构建取得新提升。第一,精准发力选择契合的运营模式。金融机构应该结合自身要素禀赋,以业务发展阶段为依据,以最具竞争力的功能为驱动,设计适合自身特点、契合战略目标、适应地区发展的综合金融模式,调用多方资源,精准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第二,运用科技手段加强综合金融支撑。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加快数字金融转型,打造线上线下、全流程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第三,坚持统筹协调构建协同组织架构。金融机构应宏观部署规划,促进内部部门间协同开展营销推广、客户服务、综合管理等工作,组建全能型人才队伍打造多元化服务,有效激励各层级渠道、客户、数据、系统等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客户资源,挖掘潜在需求,从而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详情】
作为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自带价值特征和无限法偿性。实时清结算和非营利性定位使数字人民币天然适用于普惠金融服务。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晓琴表示,数字人民币可以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痛点”,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有利于缓解“数字鸿沟”,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不过,尽管目前我国财政资金的大额数字人民币红包补贴为数字人民币沉淀了基本用户群体,但我国数字人民币从试点走向大规模普及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打造以数字人民币为中心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首先,借助数字人民币技术优势,完善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政府可根据数字人民币的使用特征对普惠群体进行异质信息获取、征信画像构建、信用风险评价,完善普惠金融数据指标体系以及建立偏远地区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聚焦小微企业、农户、贫困人口等普惠金融服务实践痛点进行全面创新,进一步优化个人增信方式、风险分担机制、抵押担保条件、支付结算程序,最大限度改善下沉客群的金融健康状况。其次,加强构建数字人民币监管体系,降低普惠金融的风险。可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特性构建普惠金融智能监管体系,加强对普惠金融安全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最后,构建数字人民币“普惠保险机制”,突破数字人民币应用的局限性。IM体育平台在农业受灾的理赔中,借助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的优势,避免理赔款中途被挪用,实现理赔款实时支付。通过智能合约发放定向消费的数字人民币,控制理赔款用于定向购买农机农具,实现专款专用。【详情】
科创金融是通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创业投资等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有机结合,围绕科技创新主体全生命周期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性政策和制度安排。金陵科技学院校长刘永彪、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李忠海、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陈浩博强调,加快推动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必然要求。对此,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政产学研金”跨部门跨体系多方协同效率;二是要完善联动机制,优化“服务下沉+特色定位+技术赋能”发展布局;三是要健全产品体系,增强“信贷+保险+创投+资本”立体化服务能力;四是要加强技术开发,健全“企业库+征信+产品生态”集成化平台体系。【详情】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