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新闻

IM体育《中国金融》|数字经济丰富多元化保险供给

2023-09-2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导读:数据要素覆盖面广且渗透力强,将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发挥关键性作用,也是保险精算的核心生产资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数字理念已深刻融入政府治理、行业监管和市场运行。保险业亟待数字化转型推动深层次改革,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从“初级阶段”向高质量发展的迈进。上海保险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保交所)是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保险行业数字化枢纽底座,将在丰富保险供给、健全社会保障、服务自主创新和社会多元共治中持续发力。

IM体育《中国金融》|数字经济丰富多元化保险供给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结构和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城镇化推动家庭结构小型化,传统宗族式家庭对个体的保障作用逐渐让位于现代社会化保障体系。随着出生人口下降和社会老龄化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不断增大,现阶段商业保险的总体保障仍然不足。2022年,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3.88%和3326元/人,与发达市场差距明显。以社会普遍关注的养老和健康为例,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真正具备长期锁定及专项用于养老保障特征的产品规模较小。截至2021年10月底,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累计保费收入6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仅2亿元。二是商业健康险在满足特大疾病、多元化医疗需求、减轻个人医疗支出负担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2021年保险理赔支出仅占医疗开支总额的7.3%。三是在满足欠发达地区、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保险供给方面有待加强,防止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究其根源,在国家托底保障和市场化保险机制之间,具有准公共属性的保障体系发展还不成熟,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破局之道在于完善制度安排,推动商业保险加速衔接基本保障体系,扩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

  近十年来,我国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但在自主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卡点瓶颈。回顾历史,创新从来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一揽子制度保障。保险既能够承接和分散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投产、新设备应用中可能发生的损失,也能为关键领域打通产学研链条提供长期资本支持。近年来,保险业大力发展包括研发责任、营业中断、产品质量、专利保护、项目投资损失等风险特征的科技保险,不断加大对科创企业的风险保障。但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相比,仍显得支撑不足、保障有限。面对科技开发创新中相伴而生的风险,保险业也要不断创新风险承接机制,实施更为专业的风险减量措施,运用更加先进的风险分散工具,特别是在支持前沿技术突破中,保险供给能力的自主可控尤为重要,有时需要在缺乏知识积累的条件下先行先试,在探索中迭代升级。

  生产生活方式的快速数字化,深刻改变了社会风险的结构、类型和特征。一是互联网技术普及催生的新型风险,如网络传播、安全传输、隐私泄密等风险。二是物联网等智能化、线上化技术的成熟改变了传统领域的风险特征,放大了风险体量,如新能源车叠加智能驾驶的公共安全风险、高新技术首台套设备的安全生产风险。另外,新技术也为风险预防、监测和减量管理提供了新理念、新机制和新工具。近年来,保险机构依托数字化智能化工具,在环境污染防治、安全生产、灾害救助、食品安全等涉及公众利益的领域不断创新产品设计和风险减量管理模式。各级政府也逐步认识到,数字时代可以借力市场专业力量,构建现代风险治理机制。但从局部试点转向拓面推广时,单一保险公司往往难以协调众多政府机构,不利于建立跨区域、跨层级风险统筹的承保机制。如果创新试点不能快速推广形成规模效应,则会抑制市场的进一步参与和投入的动力。因此,一个物理上连通政府和市场两端、机制上促进互信、技术上良性运作的基础设施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时代的突出特征是数据要素化和万物互联化。数据要素覆盖面广且渗透力强,将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发挥关键性作用,也是保险精算的核心生产资料。我国政府正在数据基础制度和数据要素流通方面进行新一轮布局。下一步,各类数据要素跨主体、跨行业、跨市场的融合应用将有力拓展“保险+”的能力边界,扩大保险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

  长期以来,保险业“内卷化”程度严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广为社会诟病。例如,人身险领域比拼人力和资金成本,集中在高现金价值产品、高净值客户等局部市场;财产险领域高度依赖渠道和场景,车险份额居高不下。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行业的供给能力有限,“拥挤”在门槛较低的业务领域,难以满足专业细分领域的风险保障需求。

  数据矿藏的开发将为保险业带来承保红利。随着数据基础制度日趋完善,原本沉淀在公共部门的海量信息价值将被激活。对保险业承保、理赔数据的联合分析有利于保险机构深化风险规律认知,扩充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产品服务。在健全民生保障方面,可聚焦儿童先天疾病、妇女“两癌”等特殊需求,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等新市民群体,退役军人、警务消防人员等特殊职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可根据广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动的实际特点,推广财产险、责任险、货运险等产品,合理简化核保核赔条件,助力分散风险IM体育,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可通过盘活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医疗卫生等部门的监管大数据,发展推广责任保险。通过更为有效的市场化机制缓和、化解社会矛盾,释放有限的行政资源,助力政府职能转变。

  在关键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灾害救助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领域,风险特征更加复杂且具有低频高损的特点,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对保险市场的有序运行造成极大冲击,这是各国保险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尽管不同领域需要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方案,深化数字化转型却是总体可行的发展方向,能够赋能保险业打开更高层次的增长路径,收获可持续的增长规模。一是搭建政府部门、实体产业和金融保险间的信息桥梁。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采集、分析智能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能更精准地识别和量化风险,优化定价模型。二是通过平台集约化运作降度易成本。在跨境再保险、“保险+第三方服务”等信息严重不对称、机构间互信薄弱的领域,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业务规则,加强生态圈内自律管理,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交易效率。三是借助数字技术大幅提升监管体系的风险监测、隔离和处置能力。升级自动化、实时化、可视化的智能监管手段,缓解有限的监管资源和复杂金融风险的失衡矛盾。通过扩大风控能力的边界,为保险技术和工具的创新创造足够的空间。

  在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保险市场可通过功能分类来更好地覆盖不同群体的风险。目前来看,大致有三类业务初具雏形。一是普惠型业务。主要面向特殊风险人群和小微型企业,聚焦政府难兜底、商保未覆盖的空白领域,衔接社保公共服务并进行边际补充。重点是平衡兼顾盈利性和普适性,践行保险服务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快速发展。二是传统市场业务,主要面向中等和高收入人群、中等规模以上企业的个性化风险保障需求。鼓励行业机构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基础上差异化定位,在规范秩序下充分自由竞争。三是特种风险业务,主要面向国家战略和社会治理中的重大、复杂、新型风险,需要行业克服短期冲动,跳出零和博弈的思维,共同升级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保险、再保险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其中,传统市场业务相对成熟,可主要依靠市场力量自发推动壮大。普惠型和特种风险业务的风险规律更难把握,发展基础相对薄弱,需要在监管指导、政府支持、行业协作中不断提高供给水平。

  上海保交所作为金融基础设施,保持市场中立,是平衡让利惠民和商业回报的最佳桥梁。对内可以撮合承保能力,形成合理定价,并对风险再分散做好安排,增强社会参与信心;对外可以建立枢纽式链接,为公共数据向行业开放搭建安全可靠的环境,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目前,上海保交所已跨行业对接医保、卫健、车联网、跨境贸易、建设工程安全监测等领域数据,先后推进建设了“浙里甬e保”“上海保险码”等保险综合服务平台。组织保险机构开发普惠型产品在平台集中投放,为居民、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单查询、理赔申请等服务。通过平台规范运作,加强保险消费者教育,提升保险业社会形象,形成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

  可持续的创新机制是保险业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既需要整合行业力量应对创新风险敞口,也因风险数据和监管实践相对有限需要“试验田”。上海保交所具备数字化风险防控能力,可以为承保技术、产品形态创新提供“试错、容错、纠错”的安全空间,防止创新风险外溢冲击金融体系安全。久久为功,国内保险市场也能培育出“杂交水稻”,解决国内市场在高新技术风险、复杂承保方案上“饿肚子”难题。2022年以来,上海保交所聚焦跨境再保险分入、新型风险分散工具、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连通等领域,积极研究机制创新,在支持复杂性业务创新发展的方向小步快走。

  一是统一标准和规则体系。践行“以风险可控为原则,以风险量化为基础”的自律理念,对场内交易业务加强事中监测和微观审慎监管。在市场准入、偿付能力、行为规范等方面,根据风险等级不同,形成既有统一逻辑,又有分级设定的差异化运营环境。二是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贯通。通过上海保交所交易撮合和组织功能,灵活运用共保、再保、创新风险分散工具等,支持在更大时空范围分散风险,IM体育平台增厚行业整体安全垫。■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