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新闻
金融危机后美国“再工业化”何以艰难
发达经济体“去工业化”或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美国制造业的成本劣势、产业政策缺乏连贯性、以金融业过度繁荣为代表的经济结构问题,以及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带来的“特里芬难题”等,IM体育进一步加大了美国重振制造业的难度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雷丁,一名男子在工厂工作。虽然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在鼓励投资方面费尽心力,但难以从根本上打破商品消费增长的瓶颈,自然限制了制造业投资和就业增长的空间。IM体育图:Spencer Platt/视觉中国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200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从事宏观经济和金融研究;2010年后历任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宏观研究主管等职位,获得2015年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之后曾任莫尼塔研究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20年初受邀参加克强总理企业家和经济专家座谈会,对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
2023年以来,伴随人工智能应用井喷、美国投资建厂规模意外蹿升等,关于美国“再工业化”的讨论增多,各界对拜登政府引领美国新一轮制造业发展抱有更多期待。而事实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就已高调迈向“再工业化”,但成效似乎并不明显。那么,拜登政府能否真正扭转美国制造业长期衰退的大趋势?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开展美国“再工业化”系列研究,深度复盘美国近十五年的“再工业化”进程,以期更好地判断美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的未来走向。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06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