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新闻
IM体育官网新春第一会广东金融业奏响发展强音透露这些新动向
2月5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在“加快发展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广东披露了一系列关键数据: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广东省第一大产业,2024年全年增加值突破5万亿元,占比重近40%。其中,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24万亿元,占GDP比重8.8%。
广东金融业不仅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记者了解到,新的一年,广东金融业将进一步优化信贷供给质量和结构,加大对“两新”“两重”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多元股权融资渠道,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并增强投资吸引力等。
广东金融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时,亦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省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47万亿元,占全国的1/9;存贷款规模分别达到36.6万亿元和28.4万亿元,均占全国的1/9;上市公司875家,总市值14万亿元,占全国的1/6。2024年,广东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9.7%,科技创新贷款增长23%,普惠小微贷款增长11%,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近600家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将目光聚焦到广州,过去一年,广州加快建设金融强市,大力引金融活水、强产业活力,金融业增加值迈上3000亿元新台阶,新增贷款超过4500亿元,居全省第1;广期所工业硅、碳酸锂成交量增幅分别居全球第3和第1,涌现出自动驾驶等多支行业第一股,落地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等多项国家试点;如今广州汇聚持牌金融机构370家、地方金融组织超过1700家。IM体育APP
广东省委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于海平表示,将继续保持主要金融指标的全国领先地位,推动金融业增加值有效增长,发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挑大梁作用。此外,携手港澳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撬动引导更多境内外金融资源投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百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更好激发投资、消费、外贸活力,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澎湃动力。
广州方面,将大力发挥金融赋能催化作用,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等紧密联动,进一步加强产融对接,不断发展壮大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力盘”。紧跟国家创新战略布局,发挥产投、创投、天使、IM体育APP科创等母基金作用,优化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国企基金管理体制机制,引导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不断培优激活6个未来产业“潜力盘”。持续完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用好用足金融支持南沙专项政策,深入实施跨境理财通2.0、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等国家试点,发展适应现代服务业特点的融资工具,不断夯实加固8个现代服务业“增长盘”。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责无旁贷。在论坛现场,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韩松亮出了新一年的发展目标:2025年,该行将发挥领军银行作用,加力支持广东科技企业持续壮大。确保全年制造业贷款投放8000亿元,科创企业贷款投放2000亿元。
韩松表示,将发挥集团一体化作用,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其中,积极推动广东产业战略基金项目落地,持续推进AIC股权投资试点等,满足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此外,将深化湾区机构联动合作,做强横琴、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精准服务“走出去”和“引进来”科技企业,做好区域金融创新和产业转移服务,丰富湾区联动场景,支持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广东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出海’,从简单的‘走出去’迈向更深层次‘全球化’。”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刘亚提到,在支持广东企业“出海”方面,将积极对接市场需求,支持企业出口“新三样”等优势高新技术产品,支持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加大对海外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的支持。
今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了广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八方面28条具体举措,为广东省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施工蓝图”和“行动指南”。
广东证监局副局长黄王侯表示,广东资本市场发育早,市场规模大、服务体系全、发展基础稳、开放程度高。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直接融资规模、上市公司家数、机构数量、对外开放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必须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统筹各类市场主体、各类平台、各类产品高质量发展。”黄王侯指出,《若干措施》提出建立“股、债、基、期、指”联动的多层次支撑体系,充分用好私募股权基金、耐心资本作用,发挥好市场功能,服务全过程创新。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拥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一流的科技创新实力、庞大的本地消费市场以及丰富的科技金融资源,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
对此,罗志恒建议,稳定当前广东经济形势,有利于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财政方面,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支出力度,用好国债资金,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当前要进一步筹划2025年的项目储备,争取在超长期国债和专项债中获得更大额度;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省内转移支付要考虑人口流动,转移支付随人走,推动市民化进程,提振进城农民工落户安家购房需求和落户后的消费需求。积极发挥出广东数据要素较多的优势,研究将数据资源转化为财政经济资源。
罗志恒还提出,从需求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将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与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相结合。具体来看,可围绕广东当前具有优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完善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积极培育具有超大市场潜力的未来产业,如氢能、量子计算机、人形机器人、新一代通信终端等;支持传统产业响应市场需要,提升产品、工艺、设计的智能化、绿色化和定制化水平。此次,他还建议以丰富科技金融产品、深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为抓手,引导资源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王楚涵、赵冬芹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俊杰、庄小龙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慧婷